行山需要咩體力? (下) – 肌力
上篇講述了心肺耐力的構成及影響,今次就講埋肌力,無論你鐘意跑山定係閒遊,都不妨了解多啲。
肌力可以引擎的馬力來比喻,輸出最大有幾多,可以Keep幾耐都受肌力影響。即骨胳肌的「收縮能力」,可分為「力量」和「肌耐力」兩類。
★力量(Muscular Strength )
意為「肌肉可以抵抗外在阻力的能力」,比方說,你臥推一次最大的重量可以推到200磅,200磅就是指力量。人體的「力量」主要集中於下半身,是一種不需太多氧氣就能爆發的力量,但特徵係易疲倦,這種肌肉在百米短跑選手的身上比例就比較高。又例如用於攀岩時動作能以瞬間發揮出爆發力,不少登山電影中會出現那種渾身肌肉的演員也能夠輕易地攀登上極為困難的垂直岩壁,所靠的就是這種「力量」。

★肌耐力(Muscular Endurance)
即能夠持續多久固定動作,是利用運動員可持續多久某個固定力度的動作來進行評估,讓肌肉能夠長時間持續發揮固定的力量。在攀場(Big wall)現場,有時需要數個小時、某些情況甚至要好幾天才能成功完成攀岩,在這時候攀者所需的就是這肌肉的”耐力”。應用在登山活動時則是沿著山路長時間縱走的能力。
肌耐力在發揮時需要有氧氣作供應,因此會受到送氧肌肉的心肺功能影響。除此之外,肌耐力的強弱亦倚賴骨骼肌肉內所能儲存的肝醣量。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能增加肝醣量,相反高脂肪的食物就會下降。

於長時間的登山活動中如果肌肉得不到有效的舒緩及補充就有機會出現大腿前方肌肉(即四頭肌)的肝醣(葡萄糖)被消耗盡,去到一個地步就會只係支撐體重的肌肉都唔夠力。
順帶一提,於長跑/跑山活動上有個別參加者會有儲炭的做法,所以如果你身有朋友黎緊要去跑馬拉松,同你食飯時係咁食白飯,又一啲肥都唔要,請不要取笑佢,我相信佢係儲緊野。